当前位置:主页 > 股市资讯 > 正文

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.doc

10-11 股市资讯

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第一次大跌:1992月至1992年11月,上证指数从1429点跌至400点,历时5个月,最大跌幅72%。1992月21日,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,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到1260.32点,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.27%,上证指数当天从616点飙升至1265点,三天后冲高至1420票价格一飞冲天,其中,5只新股市价面值狂飙2500%至3000%,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。1992月12日,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调高至3‰,当天市场没反应,盘整一月后从1100多点跌到300多点。1992月10日,深圳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,发生震惊全国的“810风波”,之后三天,上海股市受此影响暴跌22.2%,上证指数跌去400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,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%。1992年11月17日,上海联农股份有限公司(天宸股份)人民币股票上市,当日沪指跌至386.85点,收盘393.52收在1558.95,涨幅296.16%。关键词:调高印花税、810风波。第二次大跌:1993月,上证指数从1553点跌至325点,历时18个月,最大跌幅达79%。1993月16日上海“老八股”宣布扩容,上证指数从1558.95点一直下泄到1994月29日的最低325.89跌幅达79.10%。

1994月29日,《人民日报》刊登证监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(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上市;严控上市公司配股规模;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),昭示1993年上半年熊市后管理层的坚定信心,引起八月狂潮,俗称“三大政策”,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.92点涨至1994月13日的1052.94点,涨幅达215.33%。关键词:扩容、三大政策。第三次大跌:1994月,上证指数从1053点跌至512点,历时16个月,最大跌幅达51%。1995“327国债期货事件”爆发,5月17日国债期货市场关闭,5月18日股市井喷,5月19日“327”事件始作俑者管金生被月22日,上证指数最低至514.16点,民间认为宏观调控即将结束。1996日央行首次降息,上证指数从516.46点涨至1258.69点,涨幅143.71%。关键词:518井喷、央行降息。第四次大跌:1997月,上证指数从1510点跌至1047点,历时24个月,最大跌幅达30%。1997月12日,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从3‰上调至5‰,当天形成大牛市顶峰,此后股指下跌500点,跌幅达到30%。1997月22日,严禁三类企业(国有企业、国有控股公司与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)入市,股市开始进入长达两年的调整。

1999月19日,受美国股市网络股盛行影响,机构以《人民日报》社论为背景,展开了大幅单边逼空行情,上证指数从18日的1059.87月30日1756.18点,涨幅65.70%,科技股初步实现井喷行情。关键词:调高印花税、市场禁入、人民日报社论。第五次大跌:1999月,上证指数从1756点跌至1361点,历时6个月,最大跌幅达22%。1999月24日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正式启动,湘财证券增资到10日,证监会发文允许国有企业、国有资产控股企业、上市公司进入二级市场进行流通股票投资;1229日上证股指探底1341点,次年反弹行情再度启动,2000月深市诞生亿安科技等百元股神话。关键词:扩容、产业资本入市。第六次大跌:2001月,上证指数从2245点跌至998点,历时48个月,最大跌幅达55%。2001月14日,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,26日国有股减持公司浮出水面,上证指数从14日最高2245.43点下跌至2002月22日的1348.79点,跌幅39.93%。2001年12日,退市制度正式推出。2003月,“非典”流行。2004月,南方证券因违规经营,成为2004年首个被接管的券商,其后有6家问题券商先后被托管,证券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。

2004日,《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国九条)出台。2005月29日,经过国务院批准,中国证监会发布了《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;6月21日起,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,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,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。人民币升值拉开序幕。关键词:国有股减持、退市制度、非典、股权分置改革、人民币升值。第七次大跌:2007年10月16日至2008证指数从6124.04点跌至今1802.33点,历时11个月,最大跌幅70.57%。2007年10日,国庆节长假过后第二天,中国神华上市,其董事长声称69.30元的收盘价市场定位偏低,导致“601块”全线飙升,中国神华连续三天涨停,市场演绎“中国神话”,“蓝筹泡沫”大肆膨胀,上证指数10月16日见顶6124.042007年10月26日中国石油网上发行,冻结资金3.3万亿元,募集资金达668亿元,创历史单只新股发行募集资金的最高纪录,红筹股集中回归拉开序幕;2007年11日,中国石油登陆上交所,当天上证指数跌2.48%,市场面临估值危机。

2007年11月28日,美国楼市指标全面恶化,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声称10月成屋销售连续第八个月下滑,年率为497万户,房屋库存增加1.9%至445万户;次贷危机开始波及全球。2007年12日至5日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,这次会议首次将我国持续十年的货币政策基调从“稳健”调整为“从紧”,并将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防止明显通货膨胀,股市拉开调整序幕。2008月21日,中国平安发布巨额增发再融资计划,当天上证指数大跌5.14%,次日暴跌7.22%,跌破5000点整月21日,浦发银行发布公告证实巨额增发再融资传闻,上证指数连续下跌五天逼近4000点整数关。2008日,中国平安再融资1200亿元现场表决通过,上证指数持续走低。2008月20日,中国证监会发布《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》,规范“大小非”限售解禁股减持,市场恐慌加剧,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整数关。2008月24日,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从3‰调整为1‰,沪深股市当天爆发“424井喷行情”,两地股指分别大涨9%以上,出现千股涨停美景。2008月12日14时28分,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.0地震,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,遇难69226受伤人,失踪17923人,直接经济损失惨重。

2008月18日,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,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,2008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。期间,有公募基金砸盘出货导致上证指数5月20日暴跌4.48%,虽然受到了证监会的点名批评,但无形中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和大小非减持步伐。 2008 日,证监会发审委审议通过了中国建筑120亿股IPO申请,上证指数再次跌破3000 点,走出历史上罕 日,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会开幕,受中国南车等新股扩容影响,上证指数当天大跌4.47%,次日暴跌 5.21%,跌破政策维稳构筑的七月箱体。 2008 月15日,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的雷曼兄弟公司递 交破产保护申请,工行、中行、建行、交行、招行、中信、 兴业等7 家上市银行受牵连,上证指数跌破2000 点,最低 见1802.33 月18日,经国务院批准,财政部宣布股票交易印 花税改为单边征收,税率仍然为1‰;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将 增持工行、中行、建行股票;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支持央 企回购上市公司股票。受此三大实质性救市利好刺激,次日 沪深两地市场A 股、权证、基金全线涨停,开盘后一小时两地股指处于准涨停状态;周一两地再度放量大涨,一 轮中级反弹行情呼之欲出…… 关键词:蓝筹泡沫、次贷危机、货币政策、扩容、大小非、 金融危机、三大利好。

通过对十八年来中国股市大起大落进行梳理,我们可以看 到,多数情况下股市大跌跟二级市场扩容密切相关,譬如 1992 年的天辰股份上市、1993 年的“老八股”扩容、1999 的湘财证券增资扩股、2001年的国有股减持、2007 石油等红筹股回归,2008年的中国平安和浦发银行再融资、 中国建筑120 亿股IPO申请过会、中国南车发行上市、大小 非限售解禁股洪潮……等等,无不成为了大跌或促成股指加 速探底的主要诱因。这在某种程度上警示我们,当二级市场 扩容加速度的时候,距离股指见顶已经近在眼前。而参照读 史为鉴的治学准则,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,当二级市场扩容 行为导致市场泡沫急遽减少、整体估值水平大幅降低的时 候,距离大盘见底和大级别的升势行情已经为时不远? 相比之下,调高印花税对抑制股市狂热立竿见影,但不足以 成为造成股市阶段性大跌的主要诱因——虽然第一次大跌 和第四次大跌无不和调高印花税密切相关,但是真正促成这 两次深幅调整的是1992 年的“810 风波”和1997 年的“严禁 三类企业入市”。2007 月30日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突 然从1‰调高至3‰,导致股市骤然降温,上证指数实现最 大跌幅21.49%,但是,此后高达80%的涨幅似乎从侧面证 明了调高印花税作用有限,不足以对股市形成“致命一击”。

不过,作为政策调控的一个信号,调高印花税之后往往会有 更严厉的抑制股市狂热措施出台(权证发售、严禁三类企业 入市、“601 板块”加速度扩容),却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。 从七次大跌后止跌回升的政策面因素看,除第三、第四、第 六次大跌后止跌回升分别和央行降息、人民日报社论、股权 分置改革、人民币升值相关外,其余三次止跌后大涨则无不 和产业资本入市休戚相关:1994 年“三大政策”中的“采取措 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”;1999 年的允许国有企业、国有资产 控股企业、上市公司进入二级市场投资股票;2008 资委支持央企回购上市公司股票。从三次大跌后“产业资本入市”引爆的行情规模分析,1994 年点燃“八月狂潮”,上证指 数从333.92 点涨至1052.94 点,涨幅为215.33%;1999 续写“科技股神话”,上证指数从1341.05点涨至2245.43 涨幅为67.44%;2008年引爆“增持潮”,演绎史无前例的A 股、权证、基金全线涨停美景,上证指数从1802.33点涨至……目前最大涨幅为29.46%。相比前两次“产业资本 入市”引爆的行情规模,反弹到位了吗?应该说还没有,远着 呢,至少还有一半以上的上升空间。 或许有人会说,历史不可能惊人的相似,这次不同于以往, 这次中国股市非但遭遇了2009 年天量大小非解禁预期,而
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主页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xmxin.com/xw/2955.html